最新文章
報名通道
位置:骶椎。又稱上髎穴、次髎穴、中髎穴和下髎穴,左右共八個穴位,分別在第一、二、三、四骶后孔中,合稱“八穴”。
主治:腰骶部疾病、下腰痛、坐骨神經痛、下肢痿痹、小便不利、月經不調、小腹脹痛、盆腔炎等病癥。
感覺:局部按壓有酸脹感,用推擦法可使局部發熱并向小腹放散。
肩中俞位于第七頸椎棘突下,于大椎側面2寸處。其主要主治呼吸道系統病癥,如:哮喘、支氣管炎等。經常按摩還能夠有效緩解視力減退、腰背疼痛等問題。
三焦俞穴位處于人體第一腰椎棘突之下,于大椎側面1.5寸處。其主要作用于腰痛、月經不調等癥狀。對于腹脹且有妊娠反應的女性,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。
風門穴位于背部胸椎2節與三節之間,處于大椎側面2cm處。經常按摩風門穴能夠有效去除風邪,緩解后背疲乏、無力等癥狀。
心俞穴位于人體第五節胸椎棘突下方,大椎側面1.5寸的位置。按摩心俞穴能夠有效緩解心慌煩悶、口渴不適等癥狀。此外,心俞穴還能夠治療恍惚健忘、心悸等病癥。
膽俞穴其位于人體第十節脊椎椎突下方,大椎側1.5寸位置處。膽俞穴有疼痛感多為黃疸病病癥反應,其也多為下肢麻木反射區域。
膏肓穴位于人體背部,第四節胸椎椎突下側,大椎側3寸左右。膏肓穴主治人體肩膀僵硬、酸軟等癥狀,長期按摩能夠緩解肩頸腫痛等癥狀。
1、對重、危、急病患者,不宜單用穴位按摩,應送醫院綜合治療。
2、各種原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,不宜按摩治療。
3、婦女懷孕和月經期,暫不按摩。
4、飯前、飯后1小時內,不宜作按摩。
5、按摩時要避開各類創傷部位。
6、按摩手法的輕重要適當,一般先輕后重。按摩全息穴主穴,應有明顯痛感,但不是越痛越好,以患者能忍受為度。
如患者自覺劇痛難忍,應減輕手法,特別是心臟病患者,不要重壓。按摩經穴、奇穴,應有酸脹感,也就是通常說的得氣感。
7、按摩穴位一般用單側,也可雙側并用。每日按摩1次,10日為一個療程,休息3日,繼續第二個療程。
8、施術者要注意鍛煉身體,鍛煉指力,鍛煉氣功,以增強指力和氣功發氣的功力。
1、先搞懂中醫所說的“寸”
想要正確的找到穴位,首先我們要知道中醫所謂的“一寸、2寸、3寸”指的是什么。
中醫所說的寸,是按照被按摩者本人的手指寬度來作為標準測量的,因此,我們要用自己的手指來測量,當然,中醫師對穴位的位置把握的比較準確,他們可以很快的找到正確位置,不需要用手指來測量。
判斷我們是否找到正確的穴位位置,按壓一下就知道了。穴位找對了,雖然按壓的時候有一點疼痛,但是按壓后會很舒服,如果穴位找錯了,按壓的時候則會疼痛難忍。
有些穴位需要我們采取特殊的姿勢來定位置,比如找曲泉穴的時候要屈膝,位于屈膝時膝內側的橫紋端;取曲池穴時需要我們屈肘,位于屈肘時肘橫紋外側端后5分處。
我們人體有很多標志,我們可以根據這些體表標志來找穴位。
4.1、以頭部為例,頭部有五官、發際和眉毛,尋找印堂穴可以根據眉毛來來找,印堂穴位于兩眉的中間。
4.2、以上身為例,肚臍、胸部、乳頭、胸骨都是標志性的地方,可以根據這些位置來找穴位,比如肚臍與劍突之間的中點是中脘穴,兩乳頭之間是膻中穴。
4.3、以背部為例,背部脊椎棘突、肋骨是標志性的地方,很多穴位是根據脊椎、腰椎來定位的,比如我們的大椎在第1胸椎和第7頸椎之間。
中醫針灸推拿 推拿按摩培訓
渝ICP備11003565號 渝公網安備 50010302000511號 網站地圖 | RSS | 百度地圖 (部分文章素材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)